用失去的左手写下自己的名字

2022-07-28

用失去的左手写下自己的名字





“别人会的我也会,别人不会的我还会”。来自西藏的晴晴通过视频,让会场的大家看到了自信与积极的美丽。


来自西藏的晴晴天生左手缺失,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她的生活。她既不避讳也不自卑,而是坦然的接受和适应。


班主任说,晴晴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很高,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三,做什么事也都非常积极。她说:“我们要过好每一个今天,才会拥有更好的明天”。


晴晴的积极向上感动了很多人,但她的心底却有一个从未说出的希望——拥有一只更灵巧的左手。


梦想照进现实。在李家杰珍惜生命基金的帮助下,她来到杭州安装了BrainCo智能仿生手。


“科技的力量,特别特别震撼。”晴晴妈妈说,当桌子上的展示假肢手指,随着晴晴的脑中想象,轻轻地合拢,眼泪在她的眼中打起了转,“真的太想哭了”。


带着特别定制的仿生手回家后,晴晴每天都会认真训练。第一次用左手写自己的名字,弹一个不轻不重的“脑瓜崩”,用两只手捏妹妹的脸,用三个手指抓握,为爸爸妈妈开门......


一支仿生手为她开启了更多可能性,而她也在用自己的乐观和努力,慢慢地实现更多精彩。


天上掉下了真“馅饼”







“没有你们,这天上的馅饼我们家杨文奥是吃不到的!”质朴的话却道出文奥妈妈万千感激。


年仅13岁的杨文奥来自安徽,沉稳、乖巧。2019年,杨文奥在一次事故中遭遇不幸痛失双手,让这个不富裕的家庭犹遭晴天霹雳。


但小小的文奥在短暂哀伤之后便把痛苦埋进心里,他不想让父母过多担心,对于假肢,他只敢悄悄地幻想。


天上会掉“馅饼”吗?在工作人员耐心地反复引导和说服下,文奥和妈妈带着疑虑,终于开始了智能仿生手的安装。


装上智能仿生手的杨文奥如获新生,他知道这是自己和家庭弥足珍贵的希望,愈发珍惜这只仿生手,积极配合指导老师进行训练。


“我想尽快熟悉我的仿生手,早日替妈妈分担家务。”刻苦的训练刚一结束,杨文奥马上跑到妈妈面前,骄傲地展示提起重物的过程。


看着懂事的文奥,妈妈心中既难过又欣慰,百感交集之中,最重要的是感激——“我不会写字,让同村的人帮忙给你们写了一封感谢信。”


这封信里写道:“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”。


失去双手的他亲“手”写下谢谢






小小年纪遭遇不幸失去双手,一度让来自青海的谢晓东沉郁、哀伤,不想出门、不想交朋友、不想上学,仿佛失去了生活的信心……


在接受自己失去双手这几年,晓东无数次或是幻想或者梦到自己的双手又回来了,更是立志成为科学家,研究出可以动的“假手”。


在李家杰珍惜生命基金的支持下,一家三口赶往成都去安装属于自己的假手。从未出过青海的晓东,对此次出行既期待又不安——一种迎接“新生”的感觉油然而生。


“每一步都非常用心,感谢你们团队帮助我儿子!”这是晓东爸爸发自内心的感谢。


“重获”双手的晓东,一刻都不敢懈怠,他认真训练这双新“手”写字、拿东西、用筷子吃饭、帮父母准备餐食……这些常人眼里的日常却是晓东缺失多年的体验。


装上假肢后,他做的第一件事,是拿起笔写下“谢谢”两个字。他说:“爸爸,我要努力训练让仿生手更灵活,这样我就可以像古月老师一样,帮助更多像我们一样的人。”


科技赋能延展圆梦臂膀,公益助残照亮前行之路。相信在BrainCo产品的助力下,残疾人士可以重“掌”他们的人生,感受社会的温暖。


分享